提到「有毒环境」,糖丸儿们可能会首先想到化学物质泄露的工厂,或者是吸烟者笼罩的房间。不过,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那些在生活中,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的毒。
(资料图)
前阵子,我听了投资家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最新演讲,演讲提到要远离有毒的环境和人,可以用点策略和技巧,有时需要主动出击,只要能尽快远离,这才是最重要的。
芒格谈到一个情形:当你被猪撞进泥潭,你要做的不是报复猪,而是找到离开泥潭的方法。一个人和猪摔跤,最终只会满身污泥,而猪却乐在其中。
可我们常常在离开的岔口徘徊不定:我真的能离开吗?就这样要离开了吗?是不是之前的努力和挣扎都顷刻化为乌有,又如何避免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陷阱呢?
离开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曾深刻地体会过其中的艰难与痛苦,和一次次心路往返,如果此刻你正打算又不知道如何离开让自己所处的有毒环境,一定不要错过今天的推送。
1 触景生情让人无法戒断
不知道糖丸儿们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离开一个熟悉的地方多年,原本以为忙碌的生活已经让人无暇捕捉许多记忆的光点,可再踏上那个地方,所有相关的回忆都会齐刷刷地涌上心头。
这家店的饭菜好好吃,可俩小时队也太难排了吧;我们看过的片子在影院重映了,看得我泪流满面......这些记忆碎片就这样潜藏在生活角落,等一个相似的场景一触即发。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景记忆,对于这些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记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进入出现在我们以为平静、有序的日常生活里。
快乐的记忆是如此,难过的场景更不必说。我自己就曾经在来到某个地方时,熟悉感扑面而来,不自觉颤抖的身体和酸涩的泪水提醒着我,曾经的担忧、害怕、惊慌和无奈因为这个熟悉的场景再次涌上我的心头。
这些经历中的情绪起伏,不是没有痕迹的。有时理智上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了这些经历,实际上却依然可能会在进入类似的场景的时候,重现你曾在其中最切身的体会。
2 能量漏斗已经耗竭
一个环境之所有能称之为有毒,其中往往充斥着大量的压力和痛苦,高压事件挤占着自己的应对资源,使得我们的反应更加自动化和僵化,而离关怀和滋养越来越远。
试想一下,一个疲倦的身体从床上爬起,洗漱时抬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发现镜子里那副疲惫不堪的面孔看上去双眼无神,筋疲力尽,却仍要继续在几乎被压垮的状态下开始今天的活动,犹如背上负载了一座无形的山。
当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压力,按道理说该停下来让自己好好休息。然而,抑郁人群的正念认知疗法研究发现,当我们感到压力的时候,往往优先抽走的却是滋养自己的活动,例如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这样的选择方式就是耗竭漏斗模型,面对压力,我们可能会不断缩减休息和娱乐的活动,而当我们放弃生活中令我们感到滋养,但可能在当下看来有些“费时”的事情的时候,生活变得狭窄。结果是我们停止这些滋养活动,只留下消耗我们资源的压力事件。
图源:PEXELS
如果我们处在一个彼此漠不关心、互不支持的有毒环境中,为了节约生存能量,减少自我消耗,我们的应对方式可能更加局限,加重了不快乐和耗竭,也更难以和广阔开放的滋养活动建立链接。
3 无法摆脱原生认知(就像原生家庭)
当然,除了情绪和应对方式,我们的想法和思维模式有时也促使我们难以离开有毒环境。之所以困难,正是由于我们进入了一个自然的心理盲点,以为自己无法迈向新的发展方向。
短篇故事《伊芙琳》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主人公伊芙琳19岁,过着平淡的生活,后来她爱上了水手弗兰克,计划去往布宜诺斯艾利斯。想到终于能结束当下灰蒙蒙的日子,伊芙琳特别兴奋。
在两人准备登船离开的时候,码头上人山人海,弗兰克被冲到前面,伊芙琳在后面。实际上,那一刻,她只要跨过一个栏杆就可以上船,然而她却定在栏杆那里,扶着铁栅栏,一步也迈不动。
这是多么高难度的一步!因为跨过这一步以后,新的旅途是完全未知的,而原来的生活尽管落满灰尘,却也是无常的世界中的熟悉模板,是可知的、可控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可以依赖的。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卡在这一步。也许在外人看来只差临门一脚,甚至明明已经离开了毒气森林,然而我们自己内心却有无数的力量在拉扯。最终,离开的声音和动作被淹没,在熟悉的一地鸡毛前束手无策。
1 畅想好运设计
如果暂时还没有力气离开,那就找找有没有一片自己待着还算舒服的空间吧。就像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描述的那样:摇着轮椅进入园中,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也许我们也可以跟他一样,带着本子和笔,找一个不被人打扰的角落,可以是任何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地方,为自己留出空间,随意写写画画。即使是背运的时节,依然可以给自己温暖的安慰和支持。
顺便也可以加入他的「好运设计」人生:假设所有的有毒环境都消失了,自己经历的都是好事,我们的生活会呈现怎样的场景。先甭管可不可能,就往好了想,好到剧本都照着写的那种。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这个想象游戏中多待一会儿,不用担心这样会让你变得荒诞、不着边际,现实情况往往是,我们实在太在意是不是着边际,限制甚至牺牲了我们对美好的想象与链接。
如果你想更进一步,在给自己的人生设计好运时偶尔加上一些随机挑战,也会是个有意思的过程。正如史铁生在书中所建议的,一些小小的困难,不太大的挫折,甚至必要的痛苦和磨难,会让我们在苦尽甘来中更真切强烈的感受到好运和幸福,而不只是舒适和平庸。
2 学习魔鬼歌曲
回到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世界,我们在压力和痛苦中不断挣扎,差点以为耗竭管道没有尽头。不知道糖丸儿们发现了吗?不知不觉,我们也积累了好多技能,这是一种可以被称为黑色生命力的东西。
它不是那种对生活强烈的期待,而是经过了糟糕环境的洗礼,依然想要生存的那股力量,也许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它却在真实帮助自己跨越痛苦,尝试找到自己的生命节奏。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呢?在屡屡受挫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其实也一直在尽己所能地与生活交手,心有恐惧却依然选择应对挑战。也许我们可以去看到这份力量,从这份自身的力量中更确信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自我疗愈正念书》中提过一个大兵给魔鬼工作的故事。大兵答应魔鬼在地狱工作七年,期间按魔鬼的指示工作,期满后魔鬼给了它财宝返乡,在各地游览的时候,大兵通过弹奏从魔鬼那边学来的乐曲打动了国王,之后迎娶了公主、获得了王位。
虽然是魔鬼,看上去好像也没那么可恶,故事中他宽恕了大兵的工作失误,也在财宝被偷时为他出头。其实这里的魔鬼更深层的寓意是那些在我们生命中厌恶的方面,如果我们愿意听一听它的奏乐,甚至加以学习,或许能是拓宽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3 创造新的环境体验
处于有毒环境时,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和消耗,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才陷入这样的境地,所以当转换至中性甚至是较好的环境时,我们依然会跳到原先的框架,放弃新的可能。
在《股票深度交易心理学》中作者提过一个例子,一位期货投资者评估市场条件后发现可以买入,市场价一再走高,按理他会获得一笔不错的差价,可问题是他根本没做这单交易!
因为昨天也有类似情况,当时他忘了评估某个参数,亏损了,即使今天评估了,他仍然觉得也会亏损,之前的失败封闭着我们的内心体验,技能即使提升,在那一刻也失去了作用。
幸运的是,体验可以整合认知。当我们依然选择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真实的、不同以往的反馈时,我们能够看到外界变化已经发生,自身也在这些经历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我明白更新糟糕体验并不容易,也无心赋予苦难意义。只是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尝试,让曾经的经历成为一面提醒的镜子,再往前走一两步,实在不行放弃也没关系,也许这次不一样呢?
最近群居生活体验节目《桃花坞3》上映,B站接连给我推了好多前两季片段。我重温了演员李雪琴喊话大海的画面,那是27岁的她向24岁的她分享的一段内心独白。
因为前男友,李雪琴对体重非常自卑,抗拒和别人的拥抱。而那天,一个瘦瘦的女孩轻松抱起了她。她说,在她心里有一块曾经枯萎过的地方,今天因为那个女孩,又发了一颗小小的芽。
你看,这一次,已经不一样了。
【安慰记心理小店 ,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 公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