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医院小“窗口” 细微之处见文明
(资料图)
小节之处显大德,细微之处见文明。今年以来,市卫健委组织市直卫健系统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各项部署,推动工作精细化、常态化,发挥医疗卫生窗口单位在文明城市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公立医院了解到,各医院设立便民设施、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惠民举措、开展志愿服务,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提升患者满意度,扎实办好服务患者的实事,擦亮文明底色,筑牢健康文明基础。
■ 以人为本 设立便民设施
“这个自助服务机器真方便啊,可以直接报销,不用去排队,省时省力。”近日,一位来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患者在使用自助机缴费报销后满意地说。据悉,我市14家窗口医院共投入135台自助服务机器,弥补了窗口服务工作的盲点,减缓了窗口的工作压力。专职导医人员引导患者自助办卡、自助挂号,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借助互联网医院挂号、充值业务,自助服务终端实现“医保自助结算”功能,患者在自助服务机器就可以完成医保挂号、医保缴费、医保慢特病缴费。
盲杖、轮椅、便民箱等设施在医院门诊大厅可以看到,直饮机、微波炉等设备在病房为患者提供便利。市第一医院在检验科、放射科、CT室、功能科等所有检查科室对80岁以上老年患者优先检查,住院患者检查如无陪同人员,可向医院陪送中心提出申请,由陪送中心全程引导陪检。
各医院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和“让患者只跑一次”的目标,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提供就医咨询、简易门诊、预约挂号、便民服务、审核盖章、投诉处理等多项服务。同时开展门诊收费窗口、住院窗口一站式服务,门诊收费窗口进行同质化管理,挂号、缴费、医保缴费等业务每个窗口都可办理,住院窗口均可办理住院所有业务,减少患者跑腿次数,避免患者反复排队、排错队现象。
■ 树立形象 强化服务意识
各医院结合工作实际,规范服务标准,引导工作人员规范用语、规范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积极开展“优质服务零投诉月”和评比服务之星活动,树立服务标杆,每季度评选出“优质服务之星”“优质服务窗口”,深化“转提比作”活动。
实行“首诉负责制”,制定完善各项服务措施,消除投诉隐患,设置投诉接待处理流程,并由专人负责,保障患者“诉求有人听、投诉有接待、问题有人管、结果有回复”。
简化办事程序,增强服务时效,坚决杜绝办事拖拉、扯皮推诿现象,整治“庸、懒、散、奢”行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 主动推进 创新惠民举措
为缓解群众“挂号难”“看病难”,市中心医院创新惠民举措,开设周末专家门诊,选派造诣深、威望高的高级职称医师坐诊,让工作日不便请假就诊的患者在休息日也能挂上专家号。
“真是太方便了,周末能挂专家号,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带家人看病,现在的周末专家门诊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市民张女士在银行工作,平日里工作繁忙,得知市中心医院有周末专家门诊这项惠民举措,周末带着母亲前来医院看病。同时,该院医学影像科提前至7时30分开诊,安排值班医生中午不间断开诊,科室所有机器全天开机,实行预约制,保障所有患者当天都能得到检查,用实际行动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拓展教育途径,创新科普形式。市妇幼保健院“孕期小管家”帮助孕妈妈们挂号、预约孕期检查、预约床位,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直播、短视频、科普文章宣教,进行孕前、孕期、产时、产后、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教育,让孕妈妈足不出户学习健康知识。市骨科医院组织10场健康知识公益直播,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并将科普内容在门诊大厅直播间进行循环播放。直播紧跟大众关心热点,树立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理念。
■ 主动帮扶 开展志愿服务
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市卫健委组织市直卫健系统9家单位到11个定点帮扶社区开展了18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让“讲文明、树新风”成为社区居民的好习惯。14家窗口医院自主开展医疗健康志愿服务活动190次,参加的医护人员1474人次,服务群众35589人次。通过免费为群众测血压、测血糖、提供健康咨询、宣传健康知识等,为群众解疑释惑。其中,市中心医院创新开展“名医故乡行”大型义诊活动,组织35个义诊专家团队、300多名医疗专家回故乡义务为父老乡亲看病,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医疗技术,受到基层群众的广泛赞誉。
下一步,市卫健委将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努力提升窗口医院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服务态度,营造更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用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城市建设。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