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企业聚焦 >  >> 正文
上海中医馆开到家门口

时间:2023-03-20 15:20:34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

●名医定期坐诊   提供夜间服务   开展健康培训


(资料图)

受访专家: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主任 吴耀持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动健康研究院院长 鲍勇

本报记者 施婕

名老中医的工作站开在了居民家门口?日前,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服务中心等联合推出《上海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2.0版,指出2021年上海市中医药高质量指数为113.46,相比“十三五”初增长13.46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各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一批中医专病门诊就是取得的重要成绩之一。截至目前,上海全市16区内已建成50家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它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中医馆”。《生命时报》记者走访了几家,不仅看到的是中医诊疗带给市民们的便利,还有各区中医馆在服务能级、诊疗设备、文化推广等方面的优化改造。

就近诊疗解病痛

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项目是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如今,各区中医服务站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长宁区的“一指禅推拿”、静安区的“葫芦灸法”、浦东新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专病门诊”和“尿控疾病专病门诊”、普陀区的“中医文化底蕴街区”……

3月初,记者前往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静安府执业点,一路寻着艾草的清香抵达门诊部。正值午间门诊的开放时间,记者刚到便看到一位白领沈女士正在接受中医葫芦灸治疗。她告诉记者,由于长期久坐在电脑前,她犯了腰背痛的毛病,在这里治疗两周后,已大大缓解。“去医院理疗,根本请不出假,现在利用午休时间,步行到中医站点就能对症治疗,还能用医保,省钱又方便。”

葫芦灸是“陆氏针灸”的特色之一,而“陆氏针灸”是我国著名的针灸流派,也是海派中医的杰出代表。“陆氏针灸传承创新工作室就是我们执业点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这里的‘品牌’特色。”静安府执业点负责人留寅清告诉记者,该工作室由陆氏针灸第四代入室弟子、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主任吴耀持教授领衔,他本人也是上海中医进社区服务的积极推广者,在上海市的50个中医服务特色示范站点(村卫生室),也有多个陆氏针灸传承创新工作室。葫芦灸联合杵针治疗对白领疲劳综合征、腰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的疗效十分显著,在患者中的口碑一直很好。

吴耀持正在教学门诊讲授葫芦灸要领

在上海市长宁区的华阳街道潘东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有“陆氏针灸”服务,“朱氏一指禅推拿”也已成为“品牌”项目。主打朱氏推拿的石向东工作室就坐落于此。记者到访当日,是石向东的周二门诊日,只见他穿梭在各个诊疗间,忙着为患者针灸、推拿、贴膏药,一刻也不停歇……“石向东平均半天要接诊30到40名患者,时常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王珺说,石向东是长宁社区卫生中心自己培养的一名专家,曾获得“上海劳模”“上海工匠”“医德楷模”等荣誉称号,他擅长以推拿配合针灸技术防治颈肩腰腿痛、失眠等,收获了很多居民的认可和信赖,一些不在附近居住的市民也会慕名而来。刚结束治疗的一位李女士对石向东的医术连连称赞,她说:“我的颈椎病在三级医院诊断需要做手术,费用高且风险大,听说石主任从2006年起就在这里为居民做针推,我就来试试,没想到真被石主任的一指禅推拿治好了。”

石向东走进校园传授推拿方法

传承发展中医药

“以社区为中心建设服务站,就近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帮居民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就医需要,这是件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王珺说,潘东社区服务站是2022年根据上海市中医药示范站点要求规划设计翻新的,总面积200多平方米,站点设有健康会客厅、中医诊区、功法区域、护理治疗区、健康驿站等功能分区以及石向东工作室,可覆盖周边5个居委辖区、1所学校、1栋楼宇的近3万人群。

留寅清也介绍,在静安府执业点,除了陆氏针灸,还设有中医诊室、全科诊室、口腔诊室、中医治疗区等,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站点配有4名中医师、1名中医全科医师和1名康复医师,可提供7个半天的中医诊疗服务,同时为满足附近居民及上班族的需要,执业点还专门开设午间和夜间门诊,提供连续、错时服务。

记者此次恰好遇见吴耀持教授在静安府站点开展两周一次的教学门诊。他谈及建设中医馆的经历时表示,首批50家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看也是开了行业先河。每个社区的中医馆都投入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经费,在硬件上,市民们感受到的是非常现代化的中医馆,还有先进的中医舌诊仪、面诊仪、脉诊仪。服务站都配备了中医骨干医师,一个名中医结对一个社区站点,专门围绕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提供中药饮片、针灸、推拿等特色服务,部分站点还会邀请中医名家及其团队坐诊带教。这个建设过程虽然不容易,但很值得,中医特色服务站还是一处兼顾健康宣教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体验馆”,对中医的发展和传承有重要意义。

静安府执业点整合多方资源,每季度举办一次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让居民参与香囊甚至膏方的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中医文化。潘东社区卫生服务站还走进校园,为小朋友做中医科普。在潘东站门前的小院里有一面生机勃勃的绿植墙,一盆盆中药材绿植摆放得错落有致,孩子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些盆栽认识中草药,还能参与认养活动,不少中草药,比如罗勒、石斛、枸杞都已经被认领完毕。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陆伟介绍:“在站点,还特别为家长们设立了海派小儿推拿调理课堂,父母可以通过简单的推拿方法来帮孩子调理常见的脾胃疾病。”

在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爱久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以 “胡伟民名中医工作室”为载体,中医传统运动功法的居民教学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居民表示,跟着胡伟民医生在站点门口的空地上练习过一轮易筋经后,受益匪浅,还逐渐养成了练功锻炼的习惯。在彭浦镇原平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中医互动体验区,居民可通过两台中医体质辨识仪,自我辨识体质,并从茶饮药膳、时令节气、健身功法、情志心理等方面获得养生保健知识;还可跟着智能镜学做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功法,智能系统会根据动作标准程度进行评分,互动感十足。

模式具有示范性

“通过教学门诊将名家、名医的中医技术留在社区,留在站点,也是设立‘家门口中医馆’的初衷之一。”吴耀持说,他从2005年扎根社区到现在,十多年来见证了社区中医医生的成长,未来也希望依托社区中医馆平台,让更多中医名家加入进来,让好的医疗下沉到基层,服务到市民家门口。据了解,吴耀持通过教学门诊带学生,不仅让陆氏针灸流派的技术和文化得到传承,还有了创新。石向东工作室也一直为盲人提供学习机会,他手把手带的一位盲人戴飞,曾参加全国盲人推拿大赛,取得了不错的名次,如今已入职潘东站,成了社区中医服务的新生力量。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动健康研究院院长鲍勇表示,在上海,一个街道配置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下设多个卫生服务站。近年来还不断增设站点,如今卫生服务站正以网格状、相对平均地分配在各街道,是人们15分钟生活圈内有卫生服务点位的重要保证。越来越多的中医特色站点落户卫生服务站,并推进中医药融入学校、融入社区,上海市走出了一条中医药发展的示范之路。

“未来还需注重可持续发展。”鲍勇说,在政策支持方面,要鼓励各社区培养更多专业的中医人才,保障资质认证服务,不断提升服务站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另外,中医的望闻问切与西医的循证医疗有机结合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治疗方案,未来服务站也可探索发展中西医结合诊疗。▲

关键词: